植物基因组之群芳会

兰花
兰生幽谷无人识,客种东轩遗我香。
知有清芬能解秽,更怜细叶巧凌霜。
根便密石秋芳早,丛倚修筠午荫凉。
欲遗蘼芜共堂下,眼前长见楚词章。
——刘灏《广群芳谱》
物种名:深圳拟兰(Apostasia shenzhenica)[2]科属:兰科兰属基因组大小:349Mb组装策略:Illumina +PacBio+10x Genomics组装指标: Contig N50=80.1 Kb;Scaffold N50= 3.029 Mb发表期刊:Nature发表年份:2017研究内容:研究对深圳拟兰进行全基因组测序,还对小兰屿蝴蝶兰、铁皮石斛进行全基因组重测序,并结合其它兰科和非兰科植物的转录组及其基因功能分析,揭示了兰花的起源及其多样性形成的分子机制和演化路径。更无柳絮因风起,惟有葵花向日倾。——司马光《客中初夏》
物种名:向日葵(helianthus annuus)[3]科属:菊科向日葵属基因组大小:3.6Gb组装策略:PacBio组装指标:Scaffold N50=524kb发表期刊:Nature发表年份:2017研究内容:研究解析了向日葵的基因组,并进行了比较基因组和全基因组分析,为菊科植物的演化带来了启示。研究揭示了向日葵花期和油脂代谢这两大育种性状的遗传网络,并在这些网络中发现了新的候选基因。研究还发现向日葵的花期网络是由最近的全基因组倍增造就的。石榴
似火山榴映小山,繁中能薄艳中闲。
一朵佳人玉钗上,只疑烧却翠云鬟。
——杜牧《山石榴》
物种名:石榴(Punica granatum L.)[4]科属:石榴科石榴属基因组大小:357Mb组装策略:Illumina组装指标: Contig N50=66.97kb;Scaffold N50=1.89Mb发表期刊:Molecular Plant发表年份:2017研究内容:研究组装出328Mb的石榴基因组,包含了29,229个基因。分析发现石榴在与桉树分化之前经历了一个特异性的WGD事件。研究还发现,石榴珠被发育基因处于正选择状态,可能对石榴果实可食部分种皮肉质外层的发育有潜在的贡献。研究还对石榴的基因家族进行了鉴定与分析。 牵牛花
绿蔓如藤不用栽,淡青花绕竹篱开。
披衣向晓还堪爱,忽见晴蜓带露来 。
——陈宗远《牵牛花》
物种名:牵牛花(Ipomoea nil)[5]科属:旋花科牵牛属基因组大小:750Mb组装策略:Illumina+PacBio组装指标:Contig N50=1.87Mb;Scaffold N50=2.88Mb发表期刊:Nature Communications发表年份:2016研究内容:研究成功解码了牵牛花基因组,为拥有深绿色、厚实、褶皱叶子的矮牵牛突变体的基因调控机理解析提供了参考。通过对这些突变体的详细分析,发现了很多决定花瓣、叶子形状以及花色和花纹的基因。同时还发现了一种植物激素生物合成基因,这种基因可受到突变体中转座子的干扰。
物种名:长春花(Catharanthus roseus)[6]科属:夹竹桃科长春花属基因组大小:738Mb组装策略:Illumina组装指标: Scaffold N50=26 kb发表期刊:The Plant Journal发表年份:2015研究内容:研究构建了长春花基因集,提供了一个近乎全面的基因信息,并揭示了长春花的生物活性物质MIA的生物合成途径中的关键基因。基因组序列还促进了高分辨率的共表达分析,揭示了MIA通路中三个不同的共表达簇。莲花
水陆草木之花,可爱者甚蕃。晋陶渊明独爱菊。自李唐来,世人甚爱牡丹。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,濯清涟而不妖,中通外直,不蔓不枝,香远益清,亭亭净植,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。
——周敦颐《爱莲说》
物种名:莲(Nelumbo nucifera Gaertn.)[7]科属:睡莲科莲属基因组大小:929 Mb组装策略:Illumina + Roche 454组装指标:Contig N50=38.8kb;Scaffold N50=3.4Mb发表期刊:Genome Biology发表年份:2013研究内容:研究组装了中国莲基因组,发现莲基因组缺少在其他双子叶植物中观察到的古三倍化现象,但莲基因组中存在一种谱系特异的基因组复制现象。莲的基因组演化速率缓慢,其核酸突变速率比葡萄低了30%。缓慢的核酸突变速率使莲成为重建双子叶植物泛基因组以及单、双子叶基因组比较分析的重要材料。梅花
墙角数枝梅,凌寒独自开。
遥知不是雪,为有暗香来。
——王安石《梅花》
物种名:梅(Prunus mume)[8]科属:蔷薇科杏属基因组大小:280M组装策略:Illumina+光学图谱组装指标:Contig N50=31.8 kb;Scaffold N50= 1.1Mb发表期刊:Nature Communications发表年份:2012研究内容:研究组装获得了首个梅基因组,结合现有数据,成功地重建了蔷薇科9个祖先染色体,并描绘了3个主要亚科的染色体融合、分裂和复制事件。对梅进行转录组测序和全基因组分析,揭示了调节梅花早期开花、细菌感染免疫和花香生物合成的分子机制。[7]Ming R, VanBuren R, Liu Y, et al. Genome of the long-living sacred lotus (Nelumbo nucifera Gaertn.)[J]. Genome biology, 2013, 14(5): R41.
[8]Zhang Q, Chen W, Sun L, et al. The genome of Prunus mume[J]. Nature communications, 2012, 3: 1318.
未来组部分三代植物项目文章
图片来源于网络|侵删






发表评论
想参加讨论吗?请尽情讨论吧!